2014年1月16日 星期四

一流大學如何看待世界 參加 Global Urban Challenge 有感 (陳良基)

這篇出差報告雖不夠深入 可是我對芝加哥地區三所名校有興趣
此文的三校排名不知有無錯置?



臺大校訊第 1164 期    
2014.1月.8日


一流大學如何看待世界 參加 Global Urban Challenge 有感

文/學術副校長 陳良基

參加臺大85週年校慶後,當晚就與校內主管同事一行九人,前往芝加哥參加由當地 Chicago Council及當地三所大學,西北大學(Northwestern University)芝加哥大學(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及伊利諾大學(University of Illinois)共同舉辦的大學校長共同論壇。

11 月的五大湖區,已有相當寒意,氣溫接近零度,走在北國大地的校園裡,落葉繽紛,重重疊疊。有時風起,立刻捲起層層葉舞,秋葉旋轉中,像極一群穿著暗紅裝的 舞者,在寒風中散發最後的能量。蔣勳曾經說過「北秋的落葉是種奢華的禮物,彷彿所有的樹葉都知道已是告別的時候,它們要做最後一次生命徹底的揮霍。」伊利 諾大學香檳分校的教授們都會開玩笑的說:「因為秋天過後,一整個長冬都只能待在研究室裡,所以他們只好將全部能量注入研究中。」自然造就北國五大湖區邊的 這三所大學,排名分別在第9、25、30名內!大地之能量與萬物間互動移轉的機制,誠然不虛!

這次主辦單 位芝加哥全球事務理事會(Chicago Council on Global Affairs)是一個已成立91年的公共事務組織,透過舉辦活動和會議的對話互動模式,邀請國際級領袖與學者將國際觀點帶入芝加哥,同時也藉由雙方對 談,將對國際議題的意見從芝加哥輸出至全球。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芝加哥論壇系列,每年舉辦超過150個公開議程,供廣大民眾了解當今國際發展和議題。本次會 議應屬於論壇系列之一,與芝加哥三所主要大學一起主辦,承襲芝加哥論壇的傳統,以國際重要議題為主題,並邀請該議題相關之世界級領導組織專家參與。

本 次會議主題為“Global Urban Challenge”主要係以聯合國西元2011年研究報告所述,預估西元2050年左右,全球將有三分之二以上的人口會居住於大都市(Urban)。然 而檢視目前全球各大都會,無論在實體建設或社群服務機制皆欠缺足夠的準備以應付未來可能出現的新需求,在未來絕對會是人類社會的大挑戰。而大會主題的副標 題“Global Urban Challenge:the Role of ResearchUniversity”清楚標舉研究型大學理當設法解決人類未來問題,因此在「研究型大學如何扮演好推動的角色」此項重要國際議題由芝加 哥三所公立大學—西北大學、芝加哥大學、伊利諾大學三位校長點名邀請大學聯盟校長們參加會議。本次總計邀請全球28所著名大學與會,臺大是第一次受邀,某 種程度也代表對臺大研究實力的肯定,所以臺大國際處特別重視這次機會。適逢校慶,當日即由本人率團與會,成員還包括財務副校長湯明哲、國際長張淑英、電資 學院院長郭斯彥、公衛學院副院長詹長權、生農學院教授張俊彥、城鄉所所長黃麗玲、國際處林淑靜、張華玲,另外本校工學院前副院長,現借調華府科技組組長周 家蓓亦專程前來參與論壇。

大會活動總計有三天,每天都從早餐會開始,直至深夜的晚宴結束,所以有很長的討 論時間。主辦單位依據未來巨大城市所可能面臨的關鍵問題,分為Urban Education、Urban Health及Urban Vitality等三個議題進行討論,具體點出人口集中後衍生之基本困難。本校詹教授及張教授亦分別在Urban Health及Urban Vitality發表演說,詳細議程及演講題材皆在網頁(http://goo.gl/9BvGhN及http://goo.gl/O3UBVw)可見, 就不在此贅述。

在三天活動中,第二天開幕特別開放給媒體及Council Member、贊助團體等參加,三位校長皆親自參與論壇,並分別就研究型大學(Role of Research University)對未來的挑戰發表看法,他們不約而同的強調大學的存在是希望對未來世界有impact,強調如何帶動、影響學生“Think”以及 “Social Impact”,這真是國內邁向頂尖大學的師生應該思考的議題。他們認為辦學理念就是要“Connect education with future life”投資在高等教育就是“Funding Future”!

會中,芝加哥市長 ─Rahm Emanuel發表開幕演說,強調教育理念為:“Every child sees the energy of the city and be part of the future.”充分展現芝加哥論壇的風格,並可透過此一平臺將芝加哥市的理念和理想向外界傳播。

三天的活動分別在三所學校舉行,各校校長在校長官邸及校園內Faculty Lounge設宴款待與會來賓。也許因為這是第一次參與類似活動因而特別有感,也為了記住這初次的悸動,特別紀錄一些感想希望能與有志於提昇臺灣大學以及教育的志工們共同分享。

首 先,我感受到一流大學如何看待世界的格局,這三所大學都是排名前三十的頂尖大學,它們非常認真的看待西元2050年時的世界困境,思索如何整合力量,尋找 探索可能的知識突破,積極以知識達成對未來世界的貢獻。對比臺灣所見,我們似乎一天到晚花許多力氣為生存而戰,所有想做的似乎都是現在的問題,而且希望明 天就能解決。也許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可以站在高一點,總覺得我們該想的遠一點,研究型大學該扮演帶動社會進步的動力,以知識份子的高度,帶動社會該有的 格局與視野。

第二個深刻的感想是,主辦單位非常善於整合各界資源。這次活動貴賓共將近70位,動員人數資 源一定頗為可觀,而在會場資料顯示,整個活動有相當多的贊助者,他們出錢出力,也分別在重要的議程中扮演積極參與的角色,套句成語,非常活絡的「廣結善 緣」。我也覺得這是在國內大學一般而言較弱的一環,臺大亦同。我們常會聽到許多人抱怨這個不足、那個不足,好像天地之間就該有人幫忙把轎子準備好,等著上 坐就是。張羅資源原本就是件辛苦的事情,但那也是執行力表現的一種,亦是創業家精神的表徵,如何有效以願景凝聚、匯集資源,是我們應該學習的。臺大擁有相 當多的內外資源,大家可能內心裡也希望匯整後,產出對社會更大的效益。如何藉由創新想法來凝聚,應該是有機會達成的。

第 三個感想是在大會後,臺大一行繼續往南訪問伊利諾大學香檳分校時所感受到的。香檳分校(UIUC)是臺大邁進頂尖大學計劃的標竿學校,也是臺大國際合作的 重點策略夥伴學校,因此我們特別多花兩天分別與該校相關單位會談,在個別的專業領域,我與電資學院郭院長一同參觀高速電腦中心,這是當年網頁瀏覽器的發源 地。也參觀50年前LED的發明實驗室,主人雖已遠去,但滿室各國政要參觀的照片以及當年發明的一些器材依舊存在,令人肅然起敬。我們還參觀了能源中心 “Smart Grid”計畫。這些都是我們非常熟悉的專業實驗室,相關題目在國內也都有人做,而且也發表了許多重要論文及創新技術,但就以智慧雲網(Smart Grid)為例:在國內看過一些成果,展現獨立之元件,或部分簡單的連線功能,成果大多以此項智能電表也能做多少偉大的智慧型控制帶過。但在該中心的實驗 室,幾個直立櫃的伺服器真實模擬小型城市的輸配電系統,完全商業化的網路Gateway,真實呈現感知電表訊號流向與雲端數據主機的整合,最末端是實驗室 實際操作,包含品質、硬體、控制軟體的智慧型電表,所以最終的展示耗能端,雖然一樣只是燈泡、電風扇,但內涵的技術是一完整的複雜控制系統,技術的價值不 言而喻,很清楚看出研究的紮實程度,以及為何他們能有原創性,又能有高度的技術impact!建置這樣的實驗環境當然所費不貲,然而我們可以看到實驗室的 牆上高掛著每一件設備的贊助商名稱,不少貴重儀器其實是捐贈來的。深深覺得他們真正展現出「有視野的研究先鋒,高舉願景大旗,號召有資源者,出錢出力為夢 想而做」。我們以前說的眾志成城應該就是這種感覺,我深深覺得這種研究的氛圍和態度,是國內多數團隊所欠缺的!

後記

這 次訪問芝加哥,也很榮幸承蒙大芝加哥地區臺大校友會的熱情接待,特別是會長李盛灝博士(1969級臺大醫技系的學長)及其夫人羅慧貞(也是臺大學姐)。除 了款待訪問團成員至家中用餐,更在剛到芝加哥的前兩天全程陪同,大家都非常感激。訪問團也專程赴駐芝加哥臺北代表處拜訪,承蒙代表處葛葆萱處長及教育組陳 幗珍組長接待,帶領我們鳥瞰芝加哥市,他們都是臺大校友,很敬佩他們工作的努力,也非常感謝熱情的招待。當天適逢芝加哥區受龍捲風襲擊,最年輕的團員—— 華玲在機場苦等我三小時,辛苦她了。這篇感想一方面也是呼應華玲在回程車上的心聲。經歷6天參訪、會議,大家坐上由香檳分校往機場的包車,趁大家閉目養神 前先請大家講講感想,並整理一下訪問回去後續的追蹤事宜。國際處的淑靜、華玲忍不住就發難,直言臺大在全球頂尖大學競爭中仍有許多需改進處。國際處是學校 對外的窗口,也是重要的界面,一天到晚與全球各校接觸,感觸自然特別深刻,對學校以及校內同仁心態行為等之愛深責切,實在是切身又急迫。

我 能體會同仁在外拼戰時,心裡會有多麼期待背後有卓越研究成果的支撐,有優秀的教學、行政的奧援。我的禿筆一時記載不了華玲的慷慨激昂發言的一、二分,但我 深信若我們能常省思格局、整合資源,以紥實的態度做事,我們在不久的將來必能扮演好一流研究型大學對社會該有的貢獻角色,培養出一批又一批具思考能力的未 來領航者!

   學術副校長 陳良基     2013年12月24日敬筆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