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11日 星期日

王盈勛:台灣教育史上最貴的千億騙局;嚴長壽批評教育:孩子自律能力?讓爛博士去開計程車"台灣博士教育泡沫何時破滅"?2012/


台灣教育史上最貴的千億騙局是什麼?就是原本可以用常態性預算發給各大學,讓他們依自己的需求,發展自己特色的政府與大學間的關係,公部門偏要扣下其中的一大部分,橫生各種計畫要眾家大學來申請。
官方對這種做法的解釋是,競爭性計畫有助於大學力求進步。儘管這些計畫名目雖多,都無從擺脫兩條潛規則的牽制:一是依傳統學校排名分錢,二是最終通通有獎不得罪人。...http://bit.ly/2feYWEI
— — —
台灣高教到底出了哪些問題,為什麼 #教卓 與 #頂尖大學計劃 還是招致批評?
● 當官僚也搞起市場競爭──是誰讓大學忙著打假球?
http://bit.ly/2feRD01
● 荒謬的經費政策,讓大學逐漸失去自主與自由
http://bit.ly/2eWBGOH
已故的經濟思想家、諾貝爾獎得主寇斯(Ronald…
OPINION.CW.COM.TW|作者:獨立評論在天下



(中央社記者許秩維台北11日電)公益平台文化基金會董事長嚴長壽今天表示,未來孩子可能18歲就變公民,卻沒教他們思辨能力,孩子在網路時代享受自由,卻沒有自律能力。

2016學思達亞洲年會今天舉行第二天會議,邀請教育部次長陳良基、公益平台文化基金會董事長嚴長壽、誠致教育基金會董事長方新舟、BTS無界塾創辦人、台大電機系教授葉丙成等人進行教育願景座談。

現在網路教學在全世界鋪天蓋地,嚴長壽表示,最優秀的教學都在網路平台,線上學習能有助於打開更寬廣的領域,未來從線上學習,不單是要超越,還要有獨到的方法。

嚴長壽提到,現在台灣比任何一國更狹隘,過去每個部會都有國際組織,現在都刪除,公務人員沒有國際性,每個縣市長只要聽到風災,即使在國外也會趕回來,就因為台灣的民粹;未來孩子可能18歲就變公民,卻沒教他們思辨能力,孩子在網路時代享受自由,卻沒有自律能力。1051211


~~~~
這篇的議題不只是台灣的博士之品質/還包括校長遴選制等等問題 (讀者也應該知道亞都飯店如何訓練服務人員應對計程車司機.....)


嚴長壽:讓爛博士去開計程車
.作者: 劉東皋 | 臺灣時報 20121111 上午1:01.. .

 〔記者劉燊台中報導〕近年來積極關心教育的嚴長壽,昨日在豐原一場演講中,直批台灣的大學教育失敗與失策。

一家建設公司數年來與市議員陳清龍服務處合作,每年購買大批書籍贈送給山城地區中小學,今年特別大量採購嚴長壽的著作「教育應該不一樣」做為贈書。嚴長壽昨天受邀到到豐原陽明大樓進行一場演講,吸引上千名學校教師與關心教育的家長、民眾前來,很多人席地而坐,更多的人站在樓上、樓下走道兩旁聽講。

嚴長壽極度憂心台灣僵化的教育,將使台灣失去競爭力。尤其針對台灣大學教育,有相當的批評。

嚴長壽對政府要以補助方式,協助博士畢業生就業的做法,頗不認同。他說,如果博士畢業生本身缺乏競爭力,「讓這些爛博士去開計程車好了」,而不是還要由政府給予補助就業。話才說完,引起現場近千名聽眾大力鼓掌。

另外,他表示,他原本受台灣大學之托,有意參與台大校長遴選之工作。他期望遴選委員會能到國際上邀請優秀的人才到台大擔任校長,即使三顧茅廬,也要把不願意前來的優秀人才極力邀來。但台大後來仍希望透過教授投票的方式產生校長。嚴長壽認為,這對一些有心帶領學校邁向國際及頂尖的人才,是一種障礙。

嚴長壽說,台灣近幾來很流行用一個字形容台灣。他自己認為最恰當的一個字是「寵」。台灣如今是大人寵小孩,政治人物寵選民,政府官員寵民意代表。如果校長必須透過教授投票產生,有時候為了討好「選民」,而不敢全力作為與治理,這對學校的發展,極為不利。

另外,經常受邀到各大學演講的嚴長壽說,他到一些大學演講時,常在教室外看到很多學生打瞌睡。他問校長為何有這麼多學生打瞌睡?校長說這些學生很辛苦,晚上還要打工。他反問校長,學生如果學習效果差,不是應該當掉?校長卻回說,不能當,因為當一個就少一個。

嚴長壽憂心說,學生打工賺錢付學費,學校怕當掉學生沒有收入,就這樣讓學生打工賺錢養學校,混了四年後再給學生一張沒有競爭力的文憑。這樣的大學及大學教育,在台灣還不知有多少。

他指出,如今一年出生人口僅剩十六萬六千人,但必須有三十多萬學生才能養活現在的大學家數。等於未來必須要一個學生讀兩個大學,否則有一半的學校要倒閉。台灣的大學過剩、早晚有學校要關門,但政府卻還沒有好好規劃、制訂大學退場機制。

他也憂心,台灣的博士有多少是在不夠嚴謹的教育下而產出的?這些缺乏競爭力的博士畢業生,政府還要編預算補助他們就業,卻不去探討、並改善基本原因,從根本解決問題。造成多少學生浪費生命在大學讀書,拿了大學或碩博士文憑,卻毫無競爭力,浪費了無數的生命和社會資源。

他無奈的表示,台灣的一些政府官員很像在上電視機智問答節目,每天上台,面對民意代表、媒體、上級的問話,天天在機智問答,而自己頭上掛著的一個大汽球則愈漲愈大。不少官員的心態,只是擔心自己頭上的汽球不要在他任內漲破就好,卻不去想辦法讓汽球消氣(解決問題)

新聞民調/2012十大新聞票選


2011.5.3 這篇"台灣博士教育泡沫何時破滅" 是否可以類推至"台灣的各極教育泡沫何時破滅"?
這是一麻煩的問題
讀者現在只能了解一些相對的數字和部分的"社會"/經濟效應而已.....


----

意見評論 05/01/2011
由美國運通小弟出身,亞都麗緻集團董事長嚴長壽先生日前在他新書發表會上,對台灣高等教育當前的發展有非常深刻而嚴峻的 批判。嚴先生的一些觀點是「找大師到學校做短期的講座教授是作秀」、「爭取世界排名是沒有必要的虛榮」等等,過去在學界中也偶而會聽到類似的討論,但多半 屬於在地下流傳的「耳語」。學界領袖的媚俗與對權勢的曲阿附勢早就形成了一個「共錯結構」,難以有所期待。因此,能否正面回應嚴先生對高等教育的批判,是 對臺灣學界靈魂的一次考驗。

嚴先生的批判不僅每一項都點到了臺灣台灣高等教育的痛處,其中「台灣中間空掉了,沒有腳踏實地的基礎人力,許多碩博士卻變成駐家的宅男宅女,找不 到未來。」更觸及到一個過去很少人討論,但對高等教育潛在的傷害至為深遠的課題:「博士培養人數過剩與就業市場的前景泡沬化」!其實這個問題不只發生在台 灣,它同時也早己經在歐美學界中持續醱酵,例如去年年底,英國「經濟學人」就發表了一篇討論歐美學界博士製造過剩、供需失衡的文章。標題是 「免洗學術:為何念博士往往是浪費時間 」(The disposable academic: Why doing a PhD is often a waste of time)。這篇文章的中文版在臺大科學教育發展中心的部落格中揭露後,曾在研究生中引起廣泛的討論。
過去十年中,台灣大學生人數從六十八萬增加到一百零二萬,成長百分之五十。但同一時期,碩士班人數從八萬七干人增加到十八萬五干人,成長百分之一 百二十六;而博士班人數從一萬六干人增加到三萬四干人,成長百分之一百一十三。在博士班中,科技類佔的比率從九十學年的百分之七十一降低到九十九學年的百 分之六十八。顯示這段期間人文社會博士班學生人數的成長甚至高於科技類。
人文社會學科博士班學生的教職出路,早已從科技大學下修到高中。隨著少子化帶來科技大學的萎縮,整個系所的整併與裁撤更是時有所聞。學生踏入這個 領域之前有沒有充份瞭解未來職場的前景?博士班除了專業之外,對修業年限、論文的要求、多元能力的訓練等等,有沒有考慮現實環境的限制與學生未來的需求而 作適度的調整?對研究生教育的整体規劃與對博士班學生生涯發展的輔導,幾乎所有的大學都交了白卷!
另一個弔詭的現象是生物醫學領域博士班學生人數不成比例地增加。九十學年到九十九學年,科技類博士班人數從一萬一千人增加到兩萬三千人,成長百分 之一百零三。但生物醫學領域的人數則從一千兩百人增加到三千八百人(包括中研院的四百人) ,成長幅度高達百分之兩百一十六。生醫領域博士生的成長是科技類的兩倍,是毫無道理甚或是近乎荒唐的事。生技產業過去十年其實仍然停留在夢幻般的空中樓台 上,而未來的前景完全看不出有任何樂觀的預期。在這樣的客觀環境下,博士生的大幅增加完全是學界、政府與社會彼此吹噓哄騙的結果。
學界務虛不實的承諾(世界排名與生技產業) ,讓無能的政府與無知的社會信以為真,漫無章法地撤錢與擴充研究機構的軟硬体。接下來當然就是讓一群群「天真浪漫」的年青學子,步入這個貌似夢幻,而其實 沒有太多內涵的博士訓練。老師心中掛念的只有實驗、論文與sci的點數。在很多老師眼裡,學生只是另一雙聽話的手而已。怎麼培養學術品味、知性與能力的提 昇永遠無法成為博士教育的核心價值。
台灣博士教育的泡沫化代表的是一整個世代人才的荒廢,我們還容忍讓多少個世代的年青人繼續在這個泡沬中幻滅?
【知識通訊評論月刊一○三期】2011.05.01

沒有留言: